新时达AS380一体机故障代码表
电梯控制部分故障代码含义
电梯驱动部分故障代码表
故障 代码 |
故障显示 |
可能原因 |
对 策 |
71 |
模块过流保护 |
直流端电压过高 |
检查电网电源,检查是否大惯性负载无能耗制动快速停机 |
外围有短路现象 |
检查电机及输出接线是否有短路,对地是否短路, |
||
输出有缺相 |
检查电机及输出接线是否有松动 |
||
编码器故障 |
检查编码器是否损坏或接线是否正确 |
||
硬件接触不良或损坏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||
变频器内部插接件松动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||
72 |
ADC故障 |
电流传感器损坏 |
更换电流传感器 |
电流采样回路有问题 |
更换控制板 |
||
73 |
散热器过热 |
环境温度过高 |
降低环境温度,加强通风散热 |
风道阻塞 |
清理风道灰尘、棉絮等杂物 |
||
风扇异常 |
检查风扇电源线是否接好,或更换同型号风扇 |
||
温度检测电路故障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||
74 |
制动单元故障 |
制动单元损坏 |
更换相应驱动模块 |
外部制动电阻线路短路 |
检查制动电阻接线 |
||
75 |
熔丝断故障 |
电流过大导致熔断保险丝 |
检查保险丝回路是否断路,或连接点松动 |
76 |
输出过力矩 |
输入电源电压过低 |
检查输入电源 |
电机堵转或负载严重突变 |
防止发生电机堵转,降低负载突变 |
||
编码器故障 |
检查编码器是否损坏或接线是否正确 |
||
输出有缺相 |
检查电机及输出接线是否有松动 |
||
77 |
速度偏差 |
加速时间太短 |
延长加速时间 |
负载太大 |
减轻负载 |
||
电流限制太低 |
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限流值 |
||
78 |
(加速运行中)母线过压保护 |
输入电源电压异常 |
检查输入电源 |
电机高速旋转中再次快速启动 |
电机转动停止后再启动 |
||
(减速运行中)母线过压保护 |
负载转动惯量过大 |
使用合适的能耗制动组件 |
|
减速时间太短 |
延长减速时间 |
||
制动电阻阻值太大或没有接 |
连接合适的制动电阻 |
||
(恒速运行中)母线过压保护 |
输入电源异常 |
检查输入电源 |
|
负载转动惯量过大 |
使用合适的能耗制动组件 |
||
制动电阻阻值太大或没有接 |
连接合适的制动电阻 |
||
79 |
母线欠电压 |
电源电压低于设备最低工作电压 |
检查输入电源 |
发生瞬时停电 |
检查输入电源,待输入电压正常,复位后重新启动 |
||
输入电源的电压变动太大 |
|||
电源的接线端子松动 |
检查输入接线 |
||
内部开关电源异常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||
在同一电源系统中存在大启动电流的负载 |
改变电源系统使其符合规格值 |
||
80 |
输出缺相 |
变频器输出侧接线异常,漏接或存在断线 |
按操作规程检查变频器输出侧接线情况,排除漏接、断线 |
输出端子松动 |
|||
电机功率太小,在变频器最大适用电机容量的1/20以下 |
调整变频器容量或电机容量 |
||
输出三相不平衡 |
检查电机接线是否完好 |
||
断电检查变频器输出侧与直流侧端子特性是否一致 |
|||
81 |
电机低速过流(加速运行中) |
电网电压低 |
检查输入电源 |
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|
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|
||
电机运转中直接快速启动 |
电机转动停止后再启动 |
||
电机低速过流(减速运行中) |
电网电压低 |
检查输入电源 |
|
负载转动惯量过大 |
使用合适的能耗制动组件 |
||
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|
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|
||
减速时间太短 |
延长减速时间 |
||
电机低速过流(恒速运行中) |
运行中负载突变 |
降低负载突变频率和幅度 |
|
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|
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|
||
82 |
编码器故障 |
编码器连接不正确 |
更改编码器接线 |
编码器无信号输出 |
检查编码器好坏及电源供给情况 |
||
编码器连线断线 |
修复断线 |
||
功能码设置异常 |
确认变频器编码器相关功能码设置正确 |
||
83 |
停车时检测到电流 |
电机停车时电流流动未有效阻断 |
同步电机有溜车现象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|||
84 |
运行中速度反向 |
运行时速度逆向 |
检查外部负载是否突变 |
编码器与电机相序不一致 |
改变电机或编码器相序 |
||
启动时电机反转,电流到达限制电流 |
电流限制过低,或电机不匹配 |
||
85 |
停车时检测到速度 |
抱闸松,电梯溜车 |
检查抱闸 |
编码器受干扰,或编码器松动 |
紧固编码器,排除干扰 |
||
86 |
电机相序错 |
电机线接反 |
反线或者调节参数 |
87 |
同向超速(最大速度允许范围内) |
同步电机失磁状态产生飞车 |
检查电机 |
同步电机角度自学习不对 |
重新自学习 |
||
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受干扰 |
检查编码器回路 |
||
正向负载过大或负载突变 |
检查负载突变外界原因 |
||
88 |
反向超速(最大速度允许范围内) |
同步电机失磁状态产生飞车 |
检查电机 |
同步电机角度自学习不对 |
重新自学习 |
||
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受干扰 |
检查编码器回路 |
||
反向负载过大或负载突变 |
检查负载突变外界原因 |
||
89 |
UVW编码器相序错 |
编码器连线有问题或参数设置有误 |
检查接线或更改参数 |
90 |
编码器通讯故障 |
编码器有故障 |
检查编码器接线并重做编码器自学习 |
91 |
abc过电流(三相瞬时值) |
电机单相对地短路 |
检查电机及输出线回路 |
编码器故障 |
检查编码器是否损坏或接线是否正确 |
||
驱动板检测回路出错 |
更换驱动板 |
||
92 |
制动器检测故障 |
输出继电器没有动作 |
检查继电器控制回路 |
继电器动作制动器没有打开 |
检查制动器动力线是否松动断线 |
||
反馈元件没检测到信号 |
调节反馈元件 |
||
93 |
输入过电压 |
进线电压过高 |
检查进线电压是否和变频器匹配 |
开关电源电压检测回路有问题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||
94 |
UVW编码器断线 |
编码器接线回路问题 |
接线端松动或者线路中有损坏断裂 |
95 |
备用 |
||
96 |
编码器未自学习 |
同步电机未学习编码器角度 |
进行编码器自学习 |
97 |
输出过电流(有效值) |
过多时间运行在过载状态下,负载越大,时间越短 |
停止运行一段时间,如果运行后再次出现,要检查负载是否在允许范围 |
电机堵转 |
检查电机或抱闸 |
||
电机线圈短路 |
检查电机 |
||
输出短路 |
检查接线或电机 |
||
98 |
Sincos编码器故障 |
编码器损坏或线路有错 |
检查编码器及其线路 |
99 |
输入缺相 |
输入侧电压异常 |
检查电网电压 |
输入电压缺相 |
|||
输入侧接线端子松动 |
检查输入端子接线 |
||
100 |
超速保护(超过最大速度保护限制) |
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受干扰 |
检查编码器回路 |
负载突变 |
检查负载突变外界原因 |
||
超速保护参数设置错误 |
检查参数 |
||
101 |
电机高速过电流 |
电网电压低 |
检查输入电源 |
运行中负载突变 |
降低负载突变频率和幅度 |
||
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|
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|
||
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受干扰 |
检查编码器回路 |
||
102 |
接地保护 |
接线错误 |
对照用户手册说明,更正错误接线 |
电机异常 |
更换电机,需先进行对地绝缘测试 |
||
变频器输出侧对地漏电流过大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||
103 |
电容老化 |
变频器电容老化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104 |
外部故障 |
外部有输入故障信号 |
检查外部故障原因 |
105 |
输出不平衡 |
变频器输出侧接线异常,漏接或存在断线 |
按操作规程检查变频器输出侧接线情况,排除漏接、断线 |
电机三相不平衡 |
检查电机 |
||
106 |
参数设置错误 |
参数设置不正确 |
修改变频器参数 |
107 |
电流传感器故障 |
驱动板硬件故障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
108 |
制动电阻短路 |
外部制动电阻线路短路 |
检查制动电阻接线 |
109 |
电流瞬时值过大 |
Ia、Ib、Ic不运行时三相电流瞬时值过大报警 |
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|